close

2015年四月二日,我的第一本作品《MJ交換週記》(與J合著)出版滿一週年。
過去這一年來,除了回台灣舉辦了兩場新書分享會、在台南舉辦了個人首場攝影展之外,並且受邀於榮獲金鼎獎的《双河彎》以及台灣第一本以文創為名的《文創Life》這兩本雜誌的專欄不定期發表作品;這些,都是出書之後的漣漪,我珍惜着每一次藉由書寫與攝影和讀者交流的機會。
除此之外,最讓我開心與感到欣慰的是,因為京都與台南兩個古都的交換週記,引起了各地老友、新朋的迴響。住在台北、新竹、高雄、香港、洛杉磯的同學或朋友們陸續對我說:「我也想和妳交換週記。」其中,一拍即合的就是人在香港的Stella了。我們於去年(2014)六月起,興致盎然的在FB「Mandy。京都進行式」開始了京都V.S.香港的「MS交換週記」
香檳凍奶茶   

玩票?認真執行!
如果以出版品來比喻,「Mandy。京都進行式」就像是一本京都生活文化的主題性雜誌,而「MS交換週記」是其中的固定專欄。

我和S曾經是電台同事,我早已不務正業,而S依然活躍於廣播界(目前任職香港鳳凰優悅廣播U Radio)。我們倆有幾點十分相像,都有著不怕到異鄉闖蕩當開路先鋒的性格,做事時一樣抱著:既然要做就全心全意做到最好這種拼命三郎、認真到底的態度。


一開始進行交換的時候,我們曾面對不少質疑:京都和香港?這兩個城市一點都不搭嘎啊!對!就是因為京都和香港之間對比強烈,文化差異因此更加顯著;而且我們兩個都不是在地人,於是更能以外地人的客觀角度以及旅居當地的主觀感受來觀察與書寫。還有,可能就是我血液裡的叛逆因子在作祟吧,我不喜歡做別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我喜歡挑戰、出其不意。你認為不搭嘎?我們就是有辦法寫出其中的關聯性。

我們很快就決定要展開對寫,然後用通訊軟體進行了幾次腦力激盪會議(有沒有這麼認真啊?),列出一大串我們覺得值得分享的當地特色,決定每個月都找一個同樣的主題,以文化的角度去切入、對照與分享。於是從2014年六月起(剛好我的第一本書的宣傳期暫告一段落),開始一週復一週,與S交換在異鄉的生活體驗與文化觀察。至今,我們交換的主題包括交通篇(香港的叮叮車與京都的路面電車)、甜品篇(香港的養生甜品與京都的抹茶甜點)、秋日料理篇(香港的大閘蟹與京都的湯豆腐)、早餐篇(香港的飲茶與京都的新年朝食)、便當篇(香港的雙拼飯盒與京都的花見便當)...等等。

義順蓮子雙皮奶 生茶ゼリー   

到目前為止,「MS交換週記」並沒有獲得出版社的青睞,所以可能之前有些讀者或朋友以為我正在進行的第二本書就是MS交換週記,其實不是。
「沒有要出書?那為什麼還要寫?」「因為我們覺得有意思,我們想寫。」
我和S寫了十個月(目前仍繼續進行中),初衷本來就不是為了以後有機會能集結成冊(當然也不排斥如果後來有哪家出版社慧眼獨具)。我們想要藉由交換,記錄並分享各自旅居異鄉所看所食所感受到的...;是切切實實的生活體驗,是兩個相識多年的老友之間的對話,非關觀光,非關出書。

    
謝謝你讓我更用心看香港
偶爾,在公司擔任要職的S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固定於每週二晚間上傳分享,每每她都對我再三致歉,並承諾隔天中午一定可以完工。對此情形,其實我感到有些內疚。為了寫週記,S是特地擠出時間去收集資料、觀察與記錄。她說:「如果沒有交換週記,我大概就是點了餐就吃,不會特別去注意與這個食物相關的習俗典故或是店家的故事。」而且為了不讓彼此負擔太重,我們說好了一篇以六百字為主。S時常一寫就是一千字,真情流露,字字精彩。S的認真,讓我讚賞之餘又不捨,其實她長期處於過勞且壓力過大的狀況,我希望她在工作之餘能夠多休息,而不是為了寫週記到處吃喝取景並且花太多時間撰寫。

我說:「不要太累了,偶爾一兩週暫停或延後沒關係。」
她說:「對不起,這陣子真的太忙了,但是我會寫好的,等我。一週一篇是我們的約定。」接著又說:「這也是我打牙祭的好理由啊!而且寫週記讓我更用心看香港,我才要謝謝你,親愛的M。」


我和S,在許多年前,相識於同一家剛起步的電台(後來一飛沖天),共事其實只有短短一年多,然而培養出來的革命情感,無敵。這麼多年來即使各自走向不同的領域,並且前後都選擇居留異鄉,再聚首時,彼此之間的好默契依然沒話說;像是調頻廣播,稍微一調就清楚接收。自始至終,彼此一直用心維護與珍惜這份情誼,友情銀行的存款有增無減。我想,我們會繼續這樣開心的交換下去吧。這對我而言,何嘗不是一大收獲呢?謝謝你,親愛的S。
敬你,也敬我們的友情。
伊右衛門サロン:抹茶酒  
   


arrow
arrow

    mandyit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