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京都有喜屋手打蕎麥先斗町本店   
三十多歲才移居他鄉,從頭開始學習的不只是語言,還有適應環境、氣候與風土民情;最初的兩年真是吃足苦頭。漸漸的,心定了下來,有了歸屬感,於是更加積極努力的在日常茶飯事以及工作中觀察、學習日本文化。認真融入當地的結果就是,我的一些生活習慣大幅度的改變了,甚至部分思考模式與做事方式也變得像日本人(這是台灣的朋友與曾經合作過的媒體單位說的)。我不禁有些感慨,台灣這邊說我越來越像日本人,而日本人始終當我是外國人(廢話),搞得我好像不屬於任何一方。但自己心裡非常清楚,根在哪裡,而最後又要歸向何方。以下是我個人的小小移居心得,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來簡單跟大家聊一聊(純屬個人經驗與感想),歡迎大家交換心得。

1、一年四季都喝加了很多冰塊的飲料
無論是吃
拉麵、定食、火鍋等熱食,一杯冰塊很多的開水或是麥茶是基本配備;但我們台灣人尤其是女生(特別像我這樣冷底的),一年到頭都習慣喝常溫的水不然至少要去冰或少冰(是在點珍珠奶茶嗎?),即使是夏天我也不會猛灌冰飲。在日本,要求去冰會造成店家困擾,所以我多半選擇不喝或是請店員給一杯熱茶。

2
、季節限定•地區限定•店鋪限定•期間限定玩很兇
限定兩個字,一開始像是魔咒,讓初到限定王國的我無招架之力。幾年下來已逐漸習慣,所謂的限定,其實是一種遵循節令過生活的「常態」。可不是嗎?當季的蔬果才最鮮美,比如秋天盛產葡萄栗子柿子梨子,那麼使用這些食材製作的甜點當然是秋季限定囉。
女兒節零嘴  
(二月下旬到三月初限定的女兒節之Tohato零食)
羽田空港限定  
(東京羽田機場限定豆子)

3、吃麵配飯,碳水化合物一次吃個夠
無論是吃拉麵、烏龍麵還是蕎麥麵,只要是套餐形式,一定會搭配一碗飯。一次吃下雙倍碳水化合物!
還有吃拉麵配煎餃和炒飯的!(這三樣不都是主食嗎?)只能說,日本人就是這麼愛吃飯!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覺得是吃飯。
魁力屋拉麵  
(拉麵配炒飯)
支那そばセット  
(拉麵配山藥泥白飯,延伸閱讀:麵屋豬一

4、上居酒屋要先點飲料(酒)
還在研究菜單時店員就會先送上熱毛巾並問你要喝什麼飲料,尚未養成喝酒習慣的我,一開始無法在琳瑯滿目的酒單中明快做出決定;又為了不要讓店員久候,於是通常都會點梅酒、柚子酒或其他果味チューハイ(chu-hi);一回生二回熟,尤其是接觸日本酒並認真學習後,除非是吃西餐(其實有些清酒與西式料理也非常適配),我多半毫不猶豫的點日本酒(清酒)來嘗嘗,尤其喜歡在居酒屋用「枡」酒杯暢飲日本酒。(延伸閱讀:我的枡酒杯
獺祭純米大吟醸50  

5、熱茶很少有回沖服務
這裡不是指煎茶、玄米茶等日本綠茶,而是紅茶花茶水果茶之類的。在台灣的咖啡館點熱茶,只要是壺裝的,我的記憶中,多半都能回沖沒錯吧?(怎麼講的好像離開台灣很久了明明只有五年)但是在日本,幾乎沒有回沖服務。目前為止我只有在去年(2016)開幕的Kaikado café(開化堂咖啡館),享受過二煎目(續杯)紅茶的滋味。

6、筷子禮儀
①專屬筷子:在日本,筷子和飯碗一樣,是「屬人器」,意即家族成員各有各自專用的碗筷。或許台灣某些家庭也有這樣的習慣,但我高雄老家沒有。只有弟弟妹妹的孩子們有兒童專用碗筷湯匙。
②筷子禁忌:不能把筷子插在白飯上(台灣也一樣)、不能用筷子插芋頭或丸子之類的食物、不能用筷子敲碗盤或是指著人、不能舉著筷子在盤中游移、不能用筷子直接接受對方夾的菜餚(因為類似撿拾遺骨,此為犯大忌)、吃飯途中不能把筷子擱在碗盤上(要擺在箸置き也就是筷架上)。
③過年專用筷子:每年過年(正月一到三日期間)都會用新買的柳製筷子(柳箸),並且放在紅白兩色的包裝紙內。元旦用的柳箸最大的特徵是頭尾兩端都是尖的,據說一端是給人用,另一端是供神明用。
 
還有很多生活上的習慣與不習慣,留待日後慢慢再敘。

**特別聲明:轉載本站圖文請註明出處,嚴禁擅自修圖後製、截圖、去浮水印再發表。請勿侵犯著作權,謝謝。


arrow
arrow

    mandyit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