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開始,京都被桃色、櫻色妝點得粉嫩迷人。除了瀰漫著期待お花見的愉悅氛圍,百貨賣場、和菓子老舗、人形店家...處處充滿着溫馨祝福的女兒節氣氛。因為三月三日雛祭り已到來。
女兒節和菓子  


雛祭り(ひなまつり)就是女兒節,又稱為「上巳」「桃の節句」,是日本五大節句之一。平安時代,王公貴族的子女就有玩紙人偶、換衣裳的習俗;到了江戶時代,ひなまつり才在民間盛行。講究一點的日本家庭會在女兒節前一個禮拜就開始佈置,擺出總共七階(或至少三階)的雛人形壇。價格不菲,可以代代相傳。在京都一些歷史悠久的町家、料亭旅館甚至神社也都會看到這樣的擺飾。這些雛人形滿載了父母對女兒的祝福心願:期望女兒平安健康的長大、日後嫁入好人家。
大型雛人形壇  

女兒節這一天的傳統料理是白酒(甜米酒)、ちらし寿司(散壽司)、蛤の吸い物(文蛤湯)以及菱餅(桃粉紅、白、綠色的三層菱形和菓子)。粉紅這三個顏色表現出的意義是:冬日白雪融化(白色也有清淨之意)、草木開始萌芽(草綠色也象徵拔除穢氣)、桃花嫣然綻放(桃粉色也象徵健康),是早春的奏鳴曲。這段期間各大超市會出現大量的女兒節限定零食,亮麗可愛的桃粉色包裝真的很討喜,我總是會順手就買一些回家。而京都的玄關:京都車站的大階段,也上演著ひなまつり燈光秀。
京都車站大階段 女兒節零嘴  

我想起小時候家裡客廳曾經擺放的雛人偶。其實一直到長大成人,我對於這樣擬真的人偶還是會感到稍許害怕,可能因為曾經夜半醒來如厠時看了被嚇到。後來才慢慢了解,這些人偶是外婆小時候,她的雙親為她在女兒節這天準備的禮物,伴隨外婆度過童年和少女時期,接著就變成外婆的嫁妝,一直陪伴她成為母親、外祖母。我來到京都定居後,時常想念已經在天上的外婆。當時受日本教育,說得一口流利標準關東腔日語的她,話語輕柔、溫婉美麗。無論是否外出,數十年如一日總是梳妝打扮整齊,每當我在日本看到氣質出眾的老奶奶,我總想起她。現在我已經不害怕雛人偶,我明白了這是充滿家族情感與歷史的禮物,能夠代代相傳,非常有意義。

**特別聲明:轉載本站圖文請註明出處,嚴禁擅自修圖後製、截圖、去浮水印再發表。請勿侵犯著作權,謝謝。


arrow
arrow

    mandyit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