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更新)3月3日「雛祭り」是日本的五大節日之一,也就是女兒節,或稱為「桃花節」。這天京都各大寺院神社都有舉行相關祈福活動,包括三十三間堂的「春桃會」以及世界遺產上賀茂神社的「桃花神事」與「流雛」等等。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今天與大家分享我參加過的上賀茂神社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日文稱為「流し雛」。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日本女兒節(「雛祭り」)的正式名稱是「上巳」。
相傳是源自古代中國的祭神儀式「上巳節」,
巳是蛇,蛇會脫皮,象徵重生,與日本本土的信仰結合,成為一種「淨化」儀式:去除身上的晦氣,消災解厄。
此時的節氣恰好是桃花綻放時,所以又稱為「桃花節」。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什麼是流雛?
就是在人形娃娃上寫下名字,放入稻草船或竹片上,代表災厄病痛都轉移到人形上,之後放入河水中流走,稱為「流雛」。
人們希望人形娃娃能代替承擔災難,所有晦氣厄運都跟著流水漂走,保佑平安健康。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以下三張照片是上賀茂神社的「湯立神樂」儀式。
巫女站在立砂前,把赤竹葉(日文漢字:笹)浸入大釜鍋沸騰的熱水中,再往空中揮灑開來。
接著在周遭觀禮的人們頭上輕輕甩動,
有去除晦氣、消災保平安的用意。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在上賀茂神社境內的「ならの小川」(楢小河)畔進行的「流雛」儀式,
神職人員們依序把一對紙人偶放入小河中,祈願災病都跟著流走。
接下來會開放一般民眾進行。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在日本生活這些年,每到女兒節這天,我總會特別想念在高雄的媽媽、妹妹,以及她的兩個女兒,
也格外懷念已去世多年的外婆。
記得小時候,我很怕家裡擺放的幾個逼真的大型人偶,甚至曾幻想過夜深人靜時這些人偶會起來,在客廳說話、跳舞。
【日本文化】日本「女兒節」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

後來長大了才知道,
那些人偶是外婆的爸媽為她所準備的女兒節禮物,伴隨著外婆度過了童年時期,一直到外婆長成少女,之後為人妻、為人母。
如果有時光機,我最想回到外婆或是媽媽的少女時代,去看看當時年幼的她們,歡笑、哭鬧、撒嬌、生氣的各種樣子......


© Mandy京都進行式
轉載本站圖文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先與本人聯繫。嚴禁複製文字、下載圖片、截圖以及去浮水印再發表。請勿侵犯著作權,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ndy 的頭像
    mandy

    Mandy。京都進行式

    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