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雛祭り」,是日本的五大節日之一,也就是女兒節,或稱為「桃花節」;正式名稱是「上巳」。當天京都各大寺院神社都有舉行相關祈福活動,包括三十三間堂的「春桃會」以及世界遺產上賀茂神社的「桃花神事」等等。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參加了上賀茂神社的紙娃娃放水流活動,日文稱為「流し雛」。
日本女兒節(「桃の節句」或「雛祭り」)其實一開始與女兒沒有關係,而是自古以來消災解厄的一種傳統習俗。把名字寫在人形娃娃放入稻草船或竹片上,代表災厄病痛都轉移到人形上,之後放入河水中流走,稱為「流雛」。
當時的人們希望人形娃娃能代替承擔災難,所有晦氣厄運都跟著流水漂走,祈求平安健康。
<script async src="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1282002568373381"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從2020年一月日本一艘鑽石公主號郵輪爆發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到2022年一月起感染力強大的omicron讓日本疫情第六度拉緊報,我們已經與疫情奮鬥了兩年多。
原本京都市每天都有各種例行活動或大小祭典,過去兩年來幾乎都停辦。
因此今年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上賀茂神社決定照常舉辦桃花神事以及流雛,加上原本就是為了消災解厄而舉行的祈福活動,更讓人感覺珍貴。
3月3日上午10:40左右,上賀茂神社的神職人員「巫女」率頭進行「流雛」儀式。
這時原本安靜的小川邊,守候多時的觀眾們開始小小騷動起來,快門聲此起彼落。
我望著紙人偶隨著潺潺流水漂遠,想起了華人社會那一甕滿載父母對女兒祝福的「女兒紅」。
每年今天,在京都的我會特別想念我妹妹的兩個女兒,想像著和她們一起吃個是桃花色彩的甜點,歡度女兒節的情景。
也格外想念已經去世多年的外婆。
想念外婆,是因為我記得小時候,我很怕家裡擺放的幾個逼真的大型雛人偶,總是忍不住幻想半夜她們會在客廳說話跳舞。
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那些都是外婆的爸媽為了她所準備的女兒節禮物,伴隨著外婆度過了童年和少女時期,一直到外婆為人妻、為人母。
如果有時光機,我最想回到外婆或是媽媽的少女時代,去看看當時的她們,為了什麼歡笑,為了什麼煩惱......
延伸閱讀:
下鴨神社的女兒節活動
三十三間堂的「春桃會」
© 2022 Mandy京都進行式
轉載本站圖文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先與本人聯繫。嚴禁複製文字、下載圖片、截圖以及去浮水印再發表。請勿侵犯著作權,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