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08更新)
我是移居京都後,以神農嚐百草的精神,自學和菓子的一切;也曾有幸進入和菓子老店「修業」學習。
這些年來逐一造訪京都以及外縣市的和菓子老舖,親自品嚐同時閱讀大量的相關書刊、參觀相關的博物館與各式展覽。平均一年會吃100個以上的和菓子(不重複),也出了書。
只是至今依然有好多讀者、網友甚至出版社編輯不停在問,什麼是金團(kinton)?什麼是落雁(rakugan)?生菓子是生的?這就為大家以簡單易瞭的方式解說和菓子。請點閱。

IMG_3198.jpg
(圖說:到「俵屋吉富」買了上生菓子,接著又去「永楽屋」挑了新版草莓大福,開心的去京都御苑賞梅吃點心。攝於202103)

 

<script async src="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1282002568373381"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和菓子(wagashi)是指日本傳統的點心,為了與從西方傳進的洋菓子做對應,於是加上了「和」這個字

最基本的分類法,就是以材料、含水量的多寡與做法來分,共三大類:生菓子、半生菓子與干菓子。含水量分別是30%以上、10~30%、10%以下。

接下來我會以連載的方式,分三篇來一一說明。這裡先來談談生菓子。
大極殿的初夏生菓子乾菓子

(圖說:「大極殿」的生菓子與干菓子,夏季限定)
 

由於本站圖文被盜圖情況相當嚴重,加了浮水印也沒用,多年來防不勝防。
在此先鄭重聲明:本文圖文皆為作者親自取材、拍攝,非業配文。嚴禁複製文字、下載圖片、截圖以及去浮水印再發表。請勿侵犯著作權,違者必究。


生菓子又分為以下幾類:
1.餅物(mochi,麻糬類)
用糯米或粳米為主原料製成,包括:大福、草餅、御萩...等等,台灣一般都稱為麻糬類。
豆餅   
(圖說:在京都提到豆餅(豆大福),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出町ふたば。)

©Mandy京都進行式
今西軒おはぎ  
圖說:個人認為京都最好吃的おはぎ(御萩),就在今西軒。我在第二本書《極上京都》裡介紹過了。

2.蒸物
包括上用饅頭、蒸製羊羹與外郎等等。
①上用饅頭:
使用上用粉(一種高等級的米粉)或是山芋做成餅皮,裡面包豆沙餡,蒸製而成。口感類似大家熟悉的港式小點:豆沙包。

在俵屋吉富茶室享用季節和菓子  
(圖說:我在「俵屋吉富」的茶房品嚐春季限定的上用饅頭)
聖誕限定生菓子:静けき夜  
(圖說:我曾任職的「龜屋良長」的聖誕限定上用饅頭)

©Mandy京都進行式
請勿盜圖、截圖後製、去浮水印再發表。請遵守著作權法,謝謝。


②外郎(uirou):
用米粉(或穀粉)加砂糖(白砂糖或黑砂糖)混製做成餅皮蒸炊而成,帶有透明感,口感柔軟有黏性,類似東南亞地區的娘惹糕。
代表性的菓子是六月要吃的「水無月」,如圖。
水無月2016  

3.燒物(烤製)
日文「燒」,意思是烤,用在糕餅界就是烤蛋糕、烤餅乾之類的。像銅鑼燒、茶通、金つば、カステラ(castela卡斯提拉)...等等都是。
卡斯提拉是葡萄牙語,是16世紀傳入日本的「南蠻菓子」的一種,後來在九州長崎發揚光大。
而且日本人青出於藍勝於藍,發揮其強大學習與改造精神,漸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卡斯提拉,多半是長條形,和原本葡萄牙的形狀與口感有很大的不同。
中譯名稱為長崎蛋糕或蜂蜜蛋糕,主要材料是雞蛋、砂糖(或葡萄糖加麥芽糖)、強力粉。有些師傅會再加上牛乳。
春庭良カステラ  
(圖說:這是京都「大極殿」的「春良庭」,即中文譯為蜂蜜蛋糕的卡斯提拉)

 

4.練物(練り切り,nerikiri)
包括こなし(konashi)、求肥(gyuhi)、雪平等等。
以山芋、糯米粉(寒梅粉)、砂糖、白豆沙做成,稍有黏度,多半會再加上食用色素調和,藉由和菓子職人的纖細手技,表現日本四季流轉的意象,是日本茶道的主菓子。
  龜屋良長和菓子手作體驗課
(圖說:獻醜,這是我第一次學做的練切菓子,那時我剛移居京都第二年,根本是和菓子門外漢)

雀巢咖啡宇治抹茶屋活動現場  
(圖說:參加雀巢咖啡在深秋於大覺寺舉辦的宇治抹茶與和菓子活動)
©Mandy京都進行式

5.流し物(nagashimono)
包括葛餅(葛饅頭)、羊羹、水羊羹、錦玉...等等。
主要是用葛粉或寒天等流動狀的素材,與其他的材料(紅豆、栗子、抹茶、水果...等)混製,煮後凝固成果凍狀。
早春限定羊羹「いちご摘み」
(圖說:「亀屋良長」春季限定羊羹)

©Mandy京都進行式
虎屋水羊羹與冰抹茶
(圖說:「虎屋」的水羊羹)

日本自古以來,正式的茶席(茶會)是以上生菓子搭配濃茶,干菓子則是用來佐薄茶(無論薄茶濃茶指的都是點茶,也就是抹茶)。
接下來我會另外寫兩篇依序介紹半生菓子與干菓子。最後簡而言之,生菓子尤其是茶席用的「上生菓子」,因為食材的關係無法久放,都是當天做當天吃,不放隔夜。所以才取名為生菓子。

台灣自由時報採訪報導
(圖說:2015年秋天出了第二本書《極上京都》,回台灣宣傳時有機會接受《自由時報》記者專訪,最後還登了這麼大的版面,非常高興與感謝。)

最後也在此提醒各位讀者、先進、網友,關於和菓子的分類,其實在日本國內也有不同版本;我主要是參考了「全國和菓子協會」與「お菓子何でも情報館」的資料,加上閱讀過的各大典籍,以及這些年在日本全國各個和菓子老店不斷的吃(親自品嚐也是重要的學習管道),累積出來的心得與知識,綜合整理而成。如果與你(學校教的)的認知或說法有些出入,也是正常。


延伸閱讀:
什麼是干菓子(乾菓子)?
和菓子之日是幾月幾號你知道嗎?

我的第二本書《極上京都》
我在京菓子老舖龜屋良長的工作日記

鄭重聲明:
©All rights reserved
轉載本站圖文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先與我聯繫。
嚴禁盜圖、擅自修圖後製、截圖、去浮水印、拷貝文字後再以其他名義發表。
請勿侵犯著作權,違者必究。


arrow
arrow

    mandyit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