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夏日涼風輕拂的傍晚,與知心好友到JR伊勢丹11樓的「京都和久傳」共進晚餐;對於懷石料理的最後一道甜點我總是滿懷期待,因為幾乎每次都讓我驚艷。這次在和久傳享用的,是市面上少有、以當令水果無花果製成的麩燒煎餅(ふ焼きせんべい)。
以前在台灣,喜歡蜜餞的我,對於無花果乾並不陌生,卻從未在傳統市場看過、買過無花果。直到客居京都的第一年夏天,在住家附近的超市看到寫著平假名「いちじく」(ichijiku)、球根狀的「陌生」水果(甚至以為是某種「蔬菜」,真是城市土包子),當下感到非常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可以鮮吃的無花果。
後來陸陸續續在百貨公司地下美食街的沙拉BAR買過幾次用無花果入菜的沙拉,像是伊比利火腿+芝麻葉+無花果拌紅酒醋...等等,簡單清爽且美味。
回頭來聊今日主題--京都和久傳的這款自家製餐後甜點:無花果麩燒煎餅。敷燒煎餅所夾的餡料,是用當令盛產的無花果與和菓子常用的白小豆混合做成的特製豆沙餡(あん),味道細緻淡雅,餘韻綿綿。我覺得口感也有點類似最中(monaka,夾心餅乾)。
好友當時說,她沒吃過生鮮無花果,所以不懂無花果做成的豆沙餡與其他餡有什麼不同,只知道這份甜點滋味高雅不甜膩。我說,這樣就夠了啊。
讀過我的書《極上京都》的讀者朋友,對這樣的麩燒煎餅(せんべい,中文音譯為「仙貝」,即米菓類餅乾)應該不會感到陌生;老舖「龜屋良永」的「御池煎餅」即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京都風味麩燒煎餅。這裡說的「麩」,與「麵筋」的麩不同喔,而是指用「糯米」做成的煎餅,口感鬆軟像麩(製法與「最中」類似)一樣,因此得名。
無論是京料理還是甜點,所謂的「上品」,正是講究原味、清淡。這款和久傳自製的無花果麩燒煎餅也不例外,滋味清雅,就算多吃幾片也不膩口,與關東地區重口味的醬油煎餅大不同。
延伸閱讀:老舖「俵屋吉富」的麩燒煎餅
料亭之味:室町和久傳之午間懷石篇
和久傳招牌涼菓子:西湖
**特別聲明:©All rights reserved
轉載本站圖文請註明出處,嚴禁擅自修圖後製、截圖、去浮水印再發表。請勿侵犯著作權,謝謝。
Mandy開場白
Mandy,台灣高雄人,目前定居京都。曾任職於和菓子老舖與飯店,後來認清斜槓甜點師與廚師之路太崎嶇。現為自由接案作家。
得獎經驗:「日本京都梅小路」攝影比賽第二名。
著有:《京都深度私旅:在地人的私訪路線X有故事的口袋名單》、《極上京都:33間寺院神社X甘味物語》、《MJ交換週記:京都X台南的100個美好生活》
有意合作者請來信itsenl@gmail.com。謝謝。
得獎經驗:「日本京都梅小路」攝影比賽第二名。
著有:《京都深度私旅:在地人的私訪路線X有故事的口袋名單》、《極上京都:33間寺院神社X甘味物語》、《MJ交換週記:京都X台南的100個美好生活》
有意合作者請來信itsenl@gmail.com。謝謝。
- Aug 20 Sun 2017 15:58
【和菓子】料亭之味。無花果麩燒煎餅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